近期来,社学街道坚持党建引领,通过从强化落实力、扩大覆盖面、提升感染性三个方面着力,压实多方责任、用好多种力量、创新多种形式,增强辖区群众平安法治意识,不断提升基层群众法治素养。
一是“清单+院坝会”,压实多方责任,强化法治宣传教育落实力。
【资料图】
通过制定《 社学街道法治普及教育行动实施方案》,下发《社学街道法治教育普及行动重点工作任务清单》和开展法治普及教育院坝会等模式,明确目标任务,压实工作责任,切实抓好各村法治普及教育工作,大力提升辖区群众法治素养,夯实辖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根基。截至目前,依托院坝会先后完成“6·26”国际禁毒日、民法典宣传月等10余项主题活动,组建法律普法宣传队7支40余人,开展“法律明白人”专题培训会30余次、法律知识培训会2次,不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影响力。
二是“入户+网络”,用好多种力量,扩大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。
带着法治“大礼包”进村入户,进行广泛宣传。紧贴村民实际,聚焦农村常见赡养老人、邻里纠纷、婚恋纠纷、土地纠纷等问题,针对重点地区、重点人群进行普法宣传,通过现身说法、现场解答法律难题、发放普法宣传读物、手册等方式开展宣传。同时依托微信群、QQ群、钉钉群、微信公众号等载体,宣传介绍辖区开展的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,把“法律硬道理”变成“百姓家常话”,引导群众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。截至目前,发放普法宣传读物、手册6000余份,深入村寨、校园播放法治警示教育专题片100余场,覆盖人数10000余人次。
三是“文艺+阵地”,创新多种形式,提升法治宣传教育感染性。
将法治元素融入乡村院墙、文化广场、长廊、农家书屋等场所,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法治宣传文化阵地。引导群众从“被动听”到“主动看”,同时借助“6.19”文艺活动,将民法典、禁毒、法律援助等内容与文艺节目相融合,不断增强法治文化的影响力、渗透力和感染力。结合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,充分发挥老党员、乡贤等示范带头作用,引领群众自觉学法、守法和用法,让法律知识更加深入人心。截至目前,社学街道共建设法治文化长廊1个,设立法治宣传栏7个,依托法治宣传阵地开展普法宣传200余次,开展法治文艺演出5次,创建法治民主示范村2个。
稿件来源:通讯员 谢桂梅
一 审:刘世权
二 审:吴丛华
三 审:杨振东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纵横财富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2 联系邮箱:39 60 29 14 2 @qq.com